使用代码 WINTER10 可为在线课程节省 10% 的费用!
00
00
00
00
申请退款
研究 诊断与成像 2024 年 9 月 23 日
托尔等人(2024 年)

感觉和运动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腕关节功能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功能 (1)

导言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炎症,主要影响滑膜关节。 这种疾病可导致炎症、关节损伤、畸形和残疾,以及腱鞘炎等关节外症状。 类风湿性关节炎最常见的初期表现是影响手部小关节的炎症性关节炎。 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和腕关节是最常受影响的手部关节。 从长远来看,频繁发作的炎症会对手腕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然而,很少有研究对腕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后果进行研究。 因此,本研究希望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腕部感觉运动功能,以及这些功能与疼痛和残疾的相关性。

 

方法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设计,涉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健康对照组。 根据 2010 年 ACR/EULAR 类风湿性关节炎分类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参与者。 如果他们的疾病活动性增加,即 CRP 超过 5 毫克/升,DAS28-ESR 评分超过 3.2,则不符合条件。

取得的成果如下

  1. 等速肌力 使用等速测力计以 30°/sec 的速度在 80° 的范围内(屈曲 40° 和伸展 40°)评估双腕的屈伸肌力。 参与者坐着,前臂和肘部保持稳定,以隔离腕关节的运动。
  2. 关节位置感知(运动感觉): 通过测力计以关节位置误差(JPE)的形式测量运动感觉。 对参与者进行目标角度(腕关节伸展 30°)教学。 练习结束后,要求他们重现目标角度三次,并记录绝对角度误差(感知角度与实际角度之间的差值)。
  3. 手部握力 使用手部测力计测量手部握力,参与者坐姿,前臂保持中立。 以最大努力进行了三次试验。
  4. 与手腕相关的疼痛和残疾 患者腕部评分(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PRWE)问卷用于评估腕部残疾情况,其中包括疼痛(5 个项目)和功能(10 个项目)。 评分范围从 0(无残疾)到 100(最大残疾)。 每个分量表的最高分为 50 分。

 

成果

研究对象包括 31 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同等数量的健康对照组。 健康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 47 岁,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平均年龄为 54 岁。 这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平均病程为 14.6 年(+/- 8.6 年)。 两组在基线上没有发现差异。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腕部功能的评估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患者屈肌和伸肌的肌力都较低,无论是优势腕部还是非优势腕部。 这种缺陷在屈肌中更为明显。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优势腕屈肌力量平均为 10 ± 4.6 牛米/公斤,而对照组为 14.4 ± 4.8 牛米/公斤。
  • 伸肌力量也出现了明显的缺陷(7.6 ± 4.7 牛米/公斤 vs. 4.5 牛米/公斤)。 对照组为 10.2 ± 3.4 牛米/公斤)。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腕关节功能
来自 Tore 等人,《肌肉骨骼科学实践》(Musculoskelet Sci Pract. (2024)

 

考虑到 本体感觉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JPE 值较高,反映出他们的功能受损。 他们更难准确感知关节角度,优势腕关节和非优势腕关节的平均误差分别为 6.5°和 7.7°,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 4.1°和 3.6°。

  • 研究发现,屈肌和伸肌肌力与腕关节定位误差之间存在微弱的负相关。(两者的 r= -0.2)
  • 握力与腕屈肌和腕伸肌力量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r = 0.7 和 r = 0.6)。
  • 腕关节位置误差与手部握力之间存在微弱的负相关(r = -0.3)
  • 在肌肉力量、本体感觉和 PRWE 疼痛或残疾评分之间没有发现明显的相关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腕关节功能
来自 Tore 等人,《肌肉骨骼科学实践》(Musculoskelet Sci Pract. (2024)

 

问题与思考

PRWE 的结果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日常活动中,无论是惯用腕还是非惯用腕,都会感到明显的疼痛。 功能水平受到的影响较小。 鉴于这些人在研究时并没有发作,因此从这项研究中记住这一点尤为重要。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腕关节功能
来自 Tore 等人,《肌肉骨骼科学实践》(Musculoskelet Sci Pract. (2024)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优势腕和非优势腕以及腕关节屈伸的力量都较差。 关节位置误差也是如此;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位置误差更大。 考虑到这些人并未报告腕部疼痛,因此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腕部感觉运动功能似乎极为重要。 特别是考虑到这种疾病会影响滑膜关节和相关结构,而且许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手腕都会受到负面影响。

研究发现,握力与腕屈肌和腕伸肌的力量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r = 0.7 和 r = 0.6),这意味着握力越大,腕屈肌和腕伸肌的力量就越大。 这就意味着你可以训练腕屈肌,或进行握力练习以提高腕屈肌力量,反之亦然。

通过确定所有测量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我们可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然而,这项研究并没有确定原因,因为相关性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 然而,相关性表明两个变量遵循一种可预测的模式。 这可以确定潜在的关系。

 

跟我说说书呆子的事

握力作为一个变量进行了评估,但除了握力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性外,没有提供原始数据来比较惯用手与非惯用手之间或健康对照组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之间的差异。

这项研究使用了专门的等动测力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医院和高度专业化的环境中。 不过,使用手持式测力计可以轻松测量握力、腕关节屈伸力量。 我们不测量等速力量,而只测量等长力量,但这种客观测量仍比猜测要好。 对于腕部上举和前伸,等长手持测力法与等动测量法相比并不有效(Bonhof-Jansen 等人)。 2023),但用于腕关节的屈伸、 卢卡多等人 (2019)的研究表明,相关性为中度到高度相关。

关节位置误差评估也是通过等速运动装置进行的。 不过,我们也可以设计一种使用激光笔和目标对手腕进行测量的方法,就像我们在下面的视频中演示的肩部测量一样。

 

带回的信息

这项研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腕部感觉运动功能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优势腕部和非优势腕部均存在明显缺陷。 关节位置感、握力以及伸肌和屈肌的力量都受到了影响。 这与 "患者腕部评估问卷 "上的疼痛和残疾相关,意味着这些感知运动功能变量与更差的日常活动能力结果有关。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腕部感觉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并改善患者的腕部感觉运动功能至关重要。 最后,在临床实践中,类风湿关节炎的常规评估应包括感觉运动检查。 研究结果支持在物理治疗计划中使用集中腕部锻炼来增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力量和本体感觉,从而取得更好的功能效果。

 

参考资料

Tore NG、Zorlular A、Yildirim D、Atalay Guzel N、Oskay D.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腕部感觉和运动功能调查。 肌肉骨骼科学实践 2024 年 8 月;72:103122: 10.1016/j.msksp.2024.103122. Epub 2024 Jun 12. PMID: 38909501.

希望提高肩部和腕部运动水平的治疗师请注意

观看两场 100% 免费的网络研讨会:肩痛和腕关节尺侧痛

与安德鲁-卡夫(Andrew Cuff)一起提高您对肩部疼痛的运动处方的临床推理能力,与托马斯-米切尔(Thomas Mitchell)一起以高尔夫球手的案例研究为特色,指导临床诊断和管理

 

上肢重点选择
下载我们的免费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