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范-德-维尔登
研究经理
颈源性头晕是头晕的一种,定义为 "由于颈部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身体在空间移动的感觉"。 临床特征通常是醉酒感、颈椎本体感觉改变、颈椎活动度受限、颈部疼痛以及因头晕而无法进行日常活动。 一些作者认为,这种感觉可以通过针对颈椎的功能障碍进行治疗。 有人建议采用人工疗法来降低频率和强度。 本文研究了在颈椎静止位置进行牵引操作方案是否会减少患者的自我感觉残疾(以头晕障碍量表(DHI)进行测量)。
这项单盲试验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
纳入标准如下:头晕伴有颈部僵硬或疼痛(视觉模拟量表上大于 3 分);年龄大于 18 岁;有牵引手法治疗指征(枕椎-椎弓(OA)、椎弓-轴(AA)和椎弓-C3(AC3)活动度过低)。
排除标准是:因其他疾病引起的头晕、在过去三个月内接受过颈椎病治疗、出现红旗症状或涉及颈椎病赔偿程序。
对样本量进行了先验计算,每组需要 20 名患者。 主要结果测量指标是头晕障碍量表。 次要结果测量指标为头晕强度(VAS)和颈椎活动度(CROM 倾角计)。
干预包括三个疗程,每个疗程 11 分钟。 在进行了血管疾病筛查和放松按摩后,采用了高速、低振幅技术,用最小的力来移动血管节段。 治疗区段为 OA、AA 和 AC3。
对照组被要求仰卧在检查台上,时间与干预组相同。
其中男性 32 人,女性 8 人,平均年龄为 54 ± 14.09 岁。 干预组受试者在 T1(48 小时)和 T2(一个月)的 DHI 分数较低,效应大小分别为 0.76 和 0.92。
这是一项非常有趣的小型研究。 我们采取了简单的干预措施,看其效果是否优于对照组。
阅读文章时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应该是 我该如何解释这些结果呢? 您可以说,在这项试验中,操作能有效减少报告的头晕障碍。 然而,在操作之前,受试者接受了所谓的 "功能性 "按摩。 这很可能是导致衰退的原因。 比较一下就能明白。 由于并非所有临床医生都接受过高速度、低振幅操作的培训,因此与颈椎活动术进行比较也很有意义,这样可以降低相关风险。
另一种解释可能是情境效应(空化、注意力、被治疗的感觉等)。 然而,由于疗效大,疗程短,情境效应 不太可能是全部疗效的原因。 但我们应该注意的一点是,小样本量可能会因数据噪声而报告出更大的效应量。 更大规模的试验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种干预措施的真正效果。
他们处理对照组的方式有点奇怪。 他们没有提供安慰剂,也没有静观其变,而是要求参与者躺在桌子上,什么也不做。
自然史或平均值回归是对干预后效果的常见解释。 然而,对照组在试验期间保持稳定,这表明干预措施产生了实际效果。
该研究还调查了其他一些结果指标,但我们不会在这篇综述中讨论这些指标,因为该研究在这方面的动力不足,因此这些指标具有探索性。
我们将对这一主题的未来发展拭目以待。
领先的前庭康复专家菲拉特-凯斯金(Firat Kesgin )将为您提供 为期 3 天的视频课程 ,教您如何识别、评估和治疗后管型良性阵发性眩晕 (BP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