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伦-范迪克
研究经理
筋膜是人体肌肉、骨骼、器官、神经和血管之间的连续结缔组织网络。 它能保护、连接和支持所有相连的组织。 Zügel 等人在 2018 年发表了一份关于筋膜的共识声明,并将筋膜定义为 "由柔软、含有胶原蛋白、疏松和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组成的三维连续体,它渗透到身体内部,使所有身体系统能够以整合的方式运行"。 由于筋膜形成了一个网络,许多研究人员都试图找到身体不同部位之间的联系。 本研究旨在探讨颈椎与腿筋肌群灵活性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作者假设,由于颈部深屈肌会影响颈椎姿势,因此沿着所谓的表层背线的张力转移可能会影响腿筋的张力和灵活性。 因此,本研究采用了著名的颅颈屈曲试验(CCFT)和运动范围评估,以研究腿筋柔韧性受限者和无腿筋柔韧性受限者之间的差异。 目的是研究腿筋柔韧性对颈椎深部屈肌的 CCFT 耐力和颈椎主动活动范围的影响。
这项横断面研究招募了 18-25 岁的健康大学生。 参与者在髌骨上缘近端大腿前侧使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Clinometer),通过被动直腿抬高测试评估腘绳肌的柔韧性。 当角度达不到 70°时,结果被分为腿筋柔韧性受限和角度超过 70°时腿筋柔韧性正常两种。
同样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也用于测定参与者颈椎的活动范围。 让受试者直立坐在椅子上,将倾角计应用程序 "垂直放置在受试者耳前,用于屈曲和伸展,并放置在与受试者眼睛对齐的头部对侧,用于横向屈曲"。 计算随后三次运动的平均值。
使用视觉生物反馈装置(Stabilizer),通过颅颈屈曲试验(CCFT)评估颈深屈肌耐力。
CCFT 的执行过程在下面的视频中有所描述,但还使用了一种额外的计算方法,我将在视频中加以说明。
视频与研究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在目前正在审查的研究中,只有当受试者能够成功地连续十次保持颅颈屈曲运动 10 秒钟后,才能进入下一个压力级别。 视频中只提到了三次 10 秒钟的保持重复。
根据 CCFT 计算出相应的绩效指数和最高压力分值:
这项横断面研究包括 60 名参与者。 其中包括 36 名女性和 24 名男性。 除了腿筋柔韧性正常组中Beighton 得分较高的参与者人数外,其他参与者的基线特征相同。
两组之间的颈椎活动范围没有明显差异。
CCFT 耐力得分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腘绳肌灵活性正常组的参与者达到的成绩指数为 46,而腘绳肌灵活性受限组为 30。
立即引起我注意的是作者偏见的存在。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肌筋膜网络找到颈深屈肌与腘绳肌之间的关系。 作者的结论是,腿筋柔韧性有限的人在 CCFT 中的表现较差。 他们的结论是 "这项研究首次发现腘绳肌灵活性受限的受试者颈深屈肌耐力下降。 其初步临床价值支持了腿筋和颈部深屈肌之间肌筋膜网络的假设"。 虽然被动直腿抬高测试可以显示腘绳肌的长度,但由于本研究中缺乏结构性区分操作,因此无法将直腿抬高测试的阳性结果仅归因于腘绳肌柔韧性的降低。 神经紧张同样可能导致直腿抬高能力的缺陷,但病因完全不同。 作者甚至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这使我无法支持这些结论。
在观察参与者的特征时,我们发现,在腿筋柔韧性正常组中,女性和男性的比例为 70:30,而在腿筋柔韧性受限组中,女性和男性的比例为 50:50。 这可能意味着,根据正常灵活性进行的组别划分可能会受到性别的影响。 阿拉姆等人 2023发现在躯干屈肌灵活性(测量下背部和腘绳肌的灵活性)与两种不同的腘绳肌灵活性测量方法(主动伸膝测试和被动直腿抬高测试)之间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在女性中,这两项测试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在男性中则不存在这种情况,因此得出结论,腿筋紧绷与躯干屈曲灵活性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2022 年,Miyazaki 等人证实,与卵泡期相比,女性在月经周期的排卵期和黄体期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此外,Yu 等人在 2022 年的研究中证实,男性的腿筋僵硬程度总是比女性严重。 这种不平衡可能是一个限制因素,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与腿筋柔韧性受限组的参与者相比,腿筋柔韧性正常组的参与者中,贝顿评分为 3 分的人数增加了一倍。
研究了两项结果:颈部深屈肌耐力和颈部主动活动范围,但未说明主要研究结果。 各组之间的活动 ROM 没有差异。 腿筋柔韧性似乎对CCFT成绩有影响。 尽管选择了两种不同的结果,但没有使用多重比较校正(例如 Bonferroni)。 作者没有提供任何表格来查看数据。 不过,他们还是在图 4 中显示了参与者在 CCFT 测试中的表现,分为腿筋灵活性正常和有限两种情况。
受试者的腘绳肌柔韧性是一个连续的结果,这种二分法将其分为两类:腘绳肌柔韧性正常和腘绳肌柔韧性受限,导致信息丢失,增加了发现假阳性结果的风险。 (奥斯汀和布鲁纳,2004 年)。
最高压力得分
由于四分位数之间的范围完全重叠,因此没有发现明显差异,这意味着腿筋柔韧性不会影响压力峰值得分。
性能指数
明显的差异(p < 0.05)表明腿筋柔韧性与颈屈肌耐力之间存在关系,但在没有进行 Bonferroni 校正的情况下,应谨慎解释这一结果。 由于各组之间的四分位数间距部分重叠,因此组间差异不大。 由于腿筋柔韧性正常组的表现指数差异较大,这表明有些人的颈深屈肌耐力要高得多,这可能是导致差异显著的原因。
腿筋柔韧性受限和腿筋柔韧性不受限的参与者在成绩指数得分上存在差异。 腿筋柔韧性正常的参与者的表现指数为 46,最高压力分数为 24,这表明他们能够在第 4 级重复 10 次(4×10=40),在第 6 级重复 1 次(6×1),总计为 40+6=46。
同时,在腿筋柔韧性有限的参与者中,观察到的表现指数为 30,最高压力分数为 22。 这表明他们能够在第二级重复 10 次(2×10=20),在第四级重复 2.5 次(因为 4×2.5=10 ),20+10=30。 也许这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在这项测试中不可能出现半重复。 或者说,30 分的成绩指数是通过在第二级重复 15 次来计算的,但Jull 等人在 2008 年对该测试进行了描述,即重复 10 次正确后,就可以进入下一级。 因此,尚不清楚作者是否正确计算了腿筋灵活性有限的参与者的成绩指数。
由于这是一项横断面研究,因此只在一个特定时间进行了一次测量。 因此,这种比较只能反映某一特定时刻的情况。 此外,横断面设计无法捕捉因果关系(Wang 等人)。 2020),为此需要进行纵向研究。 结果可能存在偏差,而且结果测量收集的时间也可能对本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例如,由于本研究的对象是健康的大学生,对他们进行评估的时间(上课前或实习后)可能会影响评估结果。 此外,由于评估的顺序总是相同的,颈深屈肌耐力(对许多健康人来说已经很困难了)总是最后一项评估,这也可能会影响评估结果。 还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虽然使用了五位不同的评估员,但他们都是盲人,只进行了 3 次测量。 这会造成研究结果的不一致。
这项研究表明,腿筋柔韧性受限与颈深屈肌耐力下降之间存在潜在联系,但由于横断面研究无法证明因果关系,因此因果关系仍无法得到证实。 由于进行了多重比较,α 水平 p < 0.05 可能不足以声称具有真正的效果。 未来的研究应使用 Bonferroni 修正和纵向或实验设计来证实这些发现。 混杂因素(如性别)可能有助于解释观察到的差异。 因此,还不能证明腿筋柔韧性对 CCFT 有任何影响。
观看由著名解剖学家卡尔-雅各布斯(Karl Jacobs)主讲的 3x 10 分钟免费系列视频,了解筋膜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