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况 头痛 2023 年 2 月 21 日

紧张型头痛 | 物理学家的诊断与治疗

紧张型头痛

紧张型头痛 | 物理学家的诊断与治疗

简介与流行病学

头痛可以单独出现,但也是颈部疼痛患者的常见症状,因为有 60% 以上的原发性颈部疼痛患者报告说他们同时伴有头痛发作。 因此,了解患者的头痛类型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要区分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 但这意味着什么呢? 简单地说,原发性头痛是一种 "疾病本身",而继发性头痛则是另一种疾病的症状。 因此,原发性头痛包括偏头痛、紧张型头痛和丛集性头痛。 继发性头痛是由肿瘤、出血、其他外伤、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药物过量或颈部疼痛等引起的头痛。 颈源性头痛

现在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紧张型头痛,它是头痛的主要类型。

流行病学

从目前不同形式头痛的发病率来看,TTH 是全世界成年人中最常见的头痛形式,平均发病率为 42%,其次是偏头痛,发病率为 11% (斯托夫纳等人 (2007). 下图显示了目前不同年龄段不同形式头痛的发病率(Stovner et al. (2007):

 

下图显示了头痛在世界各大洲的流行情况:

喜欢你正在学习的东西吗?

跟踪课程

  • 随时随地,按自己的节奏学习
  • 获奖团队提供的互动在线课程
  • 在荷兰、比利时、美国和英国获得 CEU/CPD 认证

临床图片和检查

紧张型头痛可分为不经常发作型、经常发作型和慢性型。 如表所示。

紧张型头痛发作

虽然频率和持续时间不同,但所有三个类别的患者都需要报告以下四个特征中的至少两个特征(ICD-H-III):

    1. 双侧头痛
    2. 有压迫感或紧缩感,但不是脉动感
    3. 其强度为轻度至中度,因此患者通常仍能完成日常活动,如
    4. 日常体力活动(如走路或爬楼梯)不会加重头痛。

此外,还有

  1. 无恶心或呕吐
  2. 恐光症或恐音症(分别指对光线和声音敏感)不超过一种

您可以使用HIT-6 问卷来评估头痛对患者的影响。 还需注意的是,在评估过程中,患者可能很难回答有关头痛持续时间、强度和特征的所有问题。 因此,让他们填写头痛日记有助于对头痛进行评估和管理,而且您应该意识到多种头痛疾病之间可能存在重叠。

考试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一般的紧张型头痛患者在激惹、颈椎活动范围、颈部肌肉耐力和头部前倾姿势方面都有所不同。
激惹试验的目的是再现患者熟悉的疼痛。 这样,您就能确认颈椎结构中的痛觉位置,可能会导致向头部的转移性疼痛。 CGH的诱发试验可通过下表所示的技术来完成,而紧张型头痛和偏头痛的头部牵涉痛现象则可通过沃森试验来诱发:

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临界值,但表现时间可以说明颈屈肌的耐力:

上颈椎在旋转方向上的活动范围可以通过 "屈伸-旋转测试 "进行可靠而准确的评估(Hall 等人)。 2010a,Ogince et al. 2007 年Hall 等人,2010b)。 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则表明 C1/C2 区段的旋转受限。 反过来,C0/C1 或 C2/C3 的过度活动也会导致 C1/C2 的旋转受限。因此,如果测试结果呈阳性,我们仍需对所有上颈椎节段进行椎间活动评估,以找到功能障碍节段。

头部前倾姿势(FHP)是指在可重复的直立姿势中,头部相对于躯干的前倾位置。 据报道,与测量外耳和肩峰突之间的水平间隙以及测量外耳和 C7 棘突之间的颅椎夹角相比,测量外耳和 C7 棘突之间的水平间隙是最可靠的方法(Lee 等人)。 2017). 作者报告说,在年轻健康的中国人中,无论是坐姿(舒适或挺直)还是站姿(舒适或挺直),评分者内部的可靠性几乎都是完美的,ICC 值均大于 0.9。

关于标准值的文献非常少,通常只用颅椎体角度进行测量。 Nemmers et al. (2005) 描述说,当以颅椎角度为参考时,临床医生可以预期年轻健康的成年人在 49° 至 59° 的 10° 范围内表现出平均正常的 FHP。 在他们的研究中,作者报告了 65-74 岁、75-84 岁和 85 岁以上的健康社区老年妇女的髋关节角度分别为 48.84°、41.2°和 35.6°。

在他们的随机对照试验中、 哈曼等人 (2005) 一旦拇指外侧到肩峰后角之间的距离大于 5 厘米,就定义为头前倾姿势。 Fernández-de-las-Peñas (et al.) 2006 年)发现,慢性 TTH 患者的颅椎间隙角为 45.3°,而健康对照组的颅椎间隙角为 54.1°。

Caneiro et al. (2010) 显示,与直立坐姿相比,斜坐会导致颈椎弯曲和头部前移。 这种姿势应力可能会激活上颈椎结构(如枕下肌或面关节)中的外周颈椎痛觉感受器,从而导致转发性头部疼痛 (明格斯等人 2019). 神经解剖学、生物力学和非痛觉途径似乎证明,根据姿势触发因素对患者进行特征分析是合理的。 要确定姿势功能障碍对头痛的影响以及特定干预措施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明格斯等人 2019).

100% 免费头痛家庭锻炼计划

头痛家庭锻炼计划
喜欢你正在学习的东西吗?

跟踪课程

  • 随时随地,按自己的节奏学习
  • 获奖团队提供的互动在线课程
  • 在荷兰、比利时、美国和英国获得 CEU/CPD 认证

治疗

Van Ettekoven 等人 (2006)对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进行了颅颈屈曲训练(CCFT)项目与物理治疗和单独物理治疗的比较。 他们发现,与物理治疗组相比,CCFT 组在 6 周随访时的头痛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都有所下降。 在 6 个月的随访中,即使干预计划已经停止,头痛次数减少的效果仍然显著。
Castien et al. (2011)对一组慢性 TTH 患者进行了人工疗法(MT)干预(包括颈椎和胸椎的脊柱活动/手法治疗、姿势矫正和颅颈部锻炼)与普通医生常规护理的比较。 他们发现,在 8 周的随访中,MT 组的头痛频率明显降低,残疾程度明显减轻,颈椎功能明显增强。
2 年后,作者研究了 MT 干预的哪一部分有效(Castien et al. 2013). 他们发现,颈部屈肌耐力的增强似乎是 MT 干预背后的工作机制。 颈椎活动度的增加和姿势的改善并没有起到减轻头痛症状的作用。
同一作者还研究了等长颈屈肌力量与压力-疼痛阈值下降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压力-疼痛阈值是慢性 TTH 患者外周和中枢敏感性的指标(Castien 等人。 2015). 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和长期内,PPT 的降低与慢性 TTH 患者 屈肌 力量的增加相关。

如果颈部耐力下降,您不妨试试以下锻炼计划:

在 Castien 等人的研究中,有一小部分干预措施是在"...... "中进行的。 (2011) 包括手动压力技术,简称为 MTP,作为一种单独的治疗方法,目前只有轶事证据。 在下面的视频中,我们将向您展示 3 种手动按压技巧,它们可以减轻疼痛并增加上颈椎的活动范围。

MTP1:

让病人取俯卧位。 如果可能的话,可以降低长凳的头部,使患者的头部处于轻微屈曲状态。 这项技术的目标是同侧的后大腿直肌。 这块肌肉从 C2 椎突斜向延伸至枕部的下颈线外侧。 您可以让患者微微抬头,以观察斜方肌的走向。 不可避免的是,我们将不得不通过脾脏进行触诊,脾脏只有薄薄的一层肌肉,但仍能让你触诊到后大腿直肌。

现在,用拇指向内侧和颅骨方向朝肌肉附着处施压。 这将导致紧张型头痛患者出现局部疼痛,然后再转移到头部。 保持按压 20 到 60 秒,直到头部疼痛减轻,然后局部疼痛减轻,直到只剩下局部按压。 然后,在对侧重复这一技巧。

MTP 2: 

实施该技术时,患者取仰卧位,将食指或中指放在 C1 后结节上,该结节位于枕骨和 C2 棘突之间的深部。 您可以在上面再放一根手指,以增加压力。 然后,通过将患者的头部朝向您的方向旋转,逐渐增加对侧帽状直肌后部大肌的张力,直到患者报告疼痛达到次极限。 这会再次引起紧张型头痛患者的局部疼痛和转发性头部疼痛。 你可以用自己的腹部或大腿固定旋转,这样就可以将其保持在亚极限位置。 保持按压和拉伸 20 到 60 秒,直到头部疼痛减轻,然后局部疼痛减轻,直到只剩下局部按压。 然后,在对侧重复这一技巧。

MTP3: 

这项技术针对的是上颈椎关节 C1/C2 和 C2/C3。要实施 C1/C2 技术,请让患者取仰卧位,用前臂支撑他的头部。 然后将患者的头部旋转 20 度,将拇指放在同侧 C1 弓上。 然后,将患者的头部向后旋转,直到感觉到拇指上的阻力。同样,这种方法会引起紧张型头痛患者的局部疼痛和头部的转发痛。 保持按压和拉伸 20 到 60 秒,直到头部疼痛减轻,然后局部疼痛减轻,直到只剩下局部按压。

为了瞄准 C2/C3,将患者的头部旋转 30 度。 然后在 C2/C3 的同侧面关节处进行向上滑动运动,对 C2 的同侧弓部施加压力。 同样,保持这个姿势 20 到 60 秒,直到头部疼痛首先减轻,局部疼痛也减轻,直到只剩下局部压力。

然后,在对侧重复这一技巧。

与扳机点技术不同的是,手动压力技术并不针对某些肌肉中的疼痛绷带,其目的是对由 C2 背侧斜肌支配的上颈椎区域产生痛觉传入刺激。 这种痛觉刺激可激活脊髓上抑制系统,如uctal周围灰质(PAG)和喙突髓质(RVM)。 虽然针对神经系统的方法通常只能在短期内减轻疼痛,但传闻证据显示,这些技术可能会产生长期持久的效果。

想了解有关头痛的更多信息? 那就看看我们以下的博客和研究评论吧:

 

参考资料

Caneiro, J. P., O'Sullivan, P., Burnett, A., Barach, A., O'Neil, D., Tveit, O., & Olafsdottir, K. (2010). 不同坐姿对头/颈部姿势和肌肉活动的影响。 手动治疗15(1),54-60。

Castien, R. F., Van Der Windt, D. A., Grooten, A., & Dekker, J. (2011). 慢性紧张型头痛的手法治疗效果:一项实用的随机临床试验。 头痛》,31(2),133-143。

Castien, R., Blankenstein, A., Van Der Windt, D., Heymans, M. W., & Dekker, J. (2013). 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的手法治疗工作机制》,《骨科与运动理疗杂志》,43(10),693-699。

Castien, R., Blankenstein, A., & De Hertogh, W. (2015). 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的压痛与颈屈肌等长力量有关。 疼痛医生》,18(2),E201-E205。

Van Ettekoven, H., & Lucas, C. (2006). 包括颅颈训练计划在内的物理治疗对紧张型头痛的疗效;随机临床试验。 头痛》,26(8),983-991。

Fernandez-de-Las-Penas, C., Alonso-Blanco, C., Cuadrado, M. L., & Pareja, J. A. (2006). 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的头部前倾姿势和颈部活动度:一项盲法对照研究。 头痛》,26(3),314-319。

Hall, T., Briffa, K., Hopper, D., & Robinson, K. (2010). 颈椎屈曲旋转试验的长期稳定性和最小检测变化。 骨科与运动理疗杂志40(4), 225-229.

霍尔-T.M.、布里法-K.、霍珀-D.和罗宾逊-K. (2010). 颈椎屈曲旋转试验的比较分析和诊断准确性。 头痛与疼痛杂志》,11(5),391-397。

Harman, K., Hubley-Kozey, C. L., & Butler, H. (2005). 改善正常成年人头部前倾姿势的锻炼计划的效果:一项为期 10 周的随机对照试验。 手法与按摩治疗杂志》,13(3),163-176。

Lee, C. H., Lee, S., & Shin, G. (2017). 对坐姿、站姿、行走和跑步时的头部前倾姿势进行评估的可靠性。 人体运动科学、 55, 81-86.

Mingels, S., Dankaerts, W., & Granitzer, M. (2019). 脊柱姿势是发作性头痛的诱因 "这一范式是否成立? 全面回顾。 当前疼痛和头痛报告 23, 1-8.

Nemmers, T. M., Miller, J. W., & Hartman, M. D. (2009). 在社区居住的健康老年妇女头部前倾姿势的可变性。 老年物理治疗杂志》,32(1),10-14。

Ogince, M., Hall, T., Robinson, K., & Blackmore, A. M. (2007). 颈椎屈曲旋转试验对 C1/2 颈椎源性头痛的诊断有效性。 手动治疗12(3),256-262。

Olesen, J. (2018). 国际头痛疾病分类。 柳叶刀神经学》,17(5),396-397。

Stovner, L. J., Hagen, K., Jensen, R., Katsarava, Z., Lipton, R. B., Scher, A. I., ... & Zwart, J. A. (2007). 全球头痛负担:关于全球头痛发病率和致残率的文献。 头痛》,27(3),193-210。

喜欢你正在学习的东西吗?

跟踪课程

  • 随时随地,按自己的节奏学习
  • 获奖团队提供的互动在线课程
  • 在荷兰、比利时、美国和英国获得 CEU/CPD 认证
在线课程

最终学会如何诊断和治疗头痛患者

注册此课程
在线课程横幅背景 (1)
头痛在线课程
评论

客户对该在线课程的评价

下载我们的免费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