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侧踝关节扭伤后的蝶骨综合征 | 诊断与治疗

外侧踝关节扭伤后的蝶骨综合征 | 诊断与治疗
在文献中,蝶鞍综合征还被称为蝶鞍下脱位、蝶鞍锁定、蝶鞍脱落、蝶鞍断层综合征、足外侧神经炎和腓肠肌蝶鞍综合征(Patterson 等人。 2006)
踝关节扭伤在下肢损伤中占很大比例,多达 40% 的病例会留下后遗症。 有一种假设认为,外侧踝关节疼痛持续存在的病例可能与立方体有关。 Newell et al. (1981)报告说,在所有有足部问题的运动员中,有 4% 的人患有立方体综合征。 这种情况似乎在专业芭蕾舞演员中发病率较高,在所报告的足踝损伤中高达 17% (马歇尔等人 1992).
病理机制
立方体综合征的假说基于病史、体征和症状群、鉴别诊断、临床专业知识,当然还有损伤机制。 据推测,在严重的初始内翻外伤中,立方体和舟骨、楔形骨以及小方块之间的扭转会使立方体处于相对仰卧的位置。
临床图片和检查
这种体位仍有疼痛感,尤其是在小方顶关节处,而踝关节外侧韧带的触痛感则会减弱。
如果疼痛允许进行活动度测试,则关节活动消失。
考试
如前所述,鉴别诊断是必要的,评估踝关节扭伤的第一步应该是利用渥太华踝关节规则排除骨折。
上举和内收的跗骨中段活动度测试可能会再现患者的症状。 根据 詹宁斯等人 (2005)偶尔也会出现前伸和外展引起的疼痛。 立方体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足部唯一同时与跗跖骨关节(Lisfranc 复合关节)和跗骨中关节(Chopart's 关节)相衔接的骨骼,也是连接外侧柱和横向跖弓(趾骨)的唯一骨骼。帕特森等人 2006). 因此,在进行移动能力测试时,同时评估 Lisfranc 线和 Chopart 线是有意义的。
此外,这些作者还建议进行额外的功能测试,如脚跟/脚趾抬高或单腿跳跃。 由于疼痛,这些活动通常难以进行或无法进行。
遗憾的是,放射学评估似乎对诊断蛛网膜综合征(Cuboid Syndrome)没有附加价值。穆尼等人 1994).
詹宁斯等人 (2005) 将临床结果总结如下
主观调查结果
- 损伤机制(足底屈曲/内翻)
- 疼痛部位(脚中部外侧/脚踝)
客观调查结果
- 触摸立方体时感到疼痛
- 中跗关节活动度测试呈阳性(症状再现)
- 背/足底和/或足/背活动度测试呈阳性(疼痛)
- 步态不稳(在推起阶段最为突出)
- 徒手肌肉测试-阻力内翻/外翻(疼痛和可能的无力感)
- 功能测试(脚跟/脚趾抬高或单腿跳跃测试)鉴别诊断
- 放射学/影像学研究,以排除其他病症
每个理疗师都应掌握的 5 种基本活动/手法技巧
治疗
文献中描述的一种技术是将操作重新定位为相对前伸。 据报道,在手法治疗后,患者第二天就不疼了,可以恢复活动。
重新定位操作
患者仰卧,双腿伸直,脚悬挂在长凳边缘。
你要站在脚的内侧,将异名手的手掌下端放在第五跖骨基底近侧的立方体外侧和足底。
另一只手的下跖位于立方体的背侧和内侧,立方体位于第三和第四个指头之间连线的外侧和近侧。
在这个姿势中,前臂形成一条直线。 双手合十后,患者做主动的最大外翻动作,在次最大外翻时预先拉紧立方体。
通过肘部增加压力,同时增加前旋方向的预张力。
要求患者放松脚部,用双肘做一个前屈摆动动作,同时用双下肢做一个压迫性冲动。
然后慢慢放开脚。
操纵立方体鞭子
另一种技术是 詹宁斯等人 (2005) 是对长方体鞭子的操作:
进行立方体操作时,患者取俯卧位,膝关节屈曲至 70°,踝关节接近中立位(A)。 然后,膝关节被动伸直,踝关节跖屈,足底关节轻微上屈(B)。用双手拇指在立方体的跖侧施加推力(C)。
我们的 "徒手治疗 "应用程序中也详细介绍了这一技术。
其他保守治疗方法,包括各种治疗模式、治疗性运动、低染足弓绑带和衬垫,都是立方体手法治疗技术的辅助手段 (帕特森等人 2006).
参考资料
Jennings, J., & Davies, G. J. (2005). 外踝扭伤继发蝶骨综合征的治疗:病例系列。 骨科与运动理疗杂志》,35(7),409-415 页。
Marshall, P., & Hamilton, W. G. (1992). 芭蕾舞演员的蝶骨半脱位。 美国运动医学杂志》,20(2),169-175 页。
Mooney, M., & Maffey-Ward, L. (1994). 蝶鞍足底和足背半脱位:评估和治疗。 骨科与运动理疗杂志》,20(4),220-226 页。
Newell, S. G., & Woodle, A. (1981). 立方体综合征 医生与运动医学》,9(4),71-7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