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身体图表

背景信息
患者简介
- 最常见的眩晕(19)
- 90% 后部管路,10% 水平管路
- 每 3 人中就有 1 人在第 7 个十年之前受到影响
- 2/3 女性
- 年发病率 10-20:100.000
病理生理学
触发器
耳石颗粒从子宫黄斑上脱落,积聚在后耳道(90%)和水平耳道(10%)中。 它们积聚在运河的最低点。 耳石颗粒在头部旋转等过程中移动,导致眩晕和眼球震颤
病因
- 头部创伤(约 20)
- 神经迷路炎(10%- 15)
- 偏头痛
- 长期卧床
- 遗传倾向
课程
预后非常好。~一次手术后,约 90% 的患者无症状。 如果战略执行得当,成功率可达 ~100%。 如果操作成功,不适感会在一周内缓解。 复发率 2-5
病史和体格检查
历史
头部外伤、偏头痛、长期卧床、内耳病变
- 可能伴有颈部疼痛
- 真正的眩晕
- 运动的错觉(自己的身体、周围环境)
- 视觉环境倾斜
- 旋转
- 旋转性眼球震颤
- Lateropulsion
- 坠落或抬起的感觉
- 无神经症状特征
- 相关反应:
- 眩晕症
- 呕吐
- 昏厥
- 共济失调
- 听力问题/耳鸣
体格检查
主动检查
避免颈部活动,导致 AROM 受限
功能评估
改变头部位置引发眼球震颤和眩晕
特殊测试
鉴别诊断
- 感染
- 中毒
- 肿瘤
- 特发性
- 心理因素
- 新陈代谢
- 恐惧症
治疗
战略
演习非常有效。 纳入患者教育和家庭行为指导
干预措施
重要事项
- 只有在出现头晕的情况下,操作才是积极的。 因此,请坚守岗位。
- 症状缓解后,患者应保持端坐姿势约 4 分钟,以防止颗粒返回
- 小心突然后退
- 如果操作失败,至少等待 10 分钟后再试一次
- 最大 连续 3 次尝试
主页说明
- 患者在接下来的 24 小时内可能会感到不适(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反应)
- 头部不会突然移动
- 避免躺在受影响的一侧
- 仰卧时,在颈部下方垫一个枕头,以避免过度伸展
- 允许俯卧和躺在未受影响的一侧
- 改编的埃普利手法作为自助工具
参考资料
- 埃普利, J. M. (1992). 椎管复位术:用于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07(3),399-404。
- Hauswirth, J. (2008).zervikogener Schwindel: 诊断和手动治疗。 (doi:10.1055/s-2008- 1027384
- Oostendorp, Eupen, v., Erp, v. (1999). 鞭打损伤后的头晕:手法治疗实践中的神经otology研究及治疗意义。 手法与按摩疗法杂志》,7,123-130。
- 里德(Reid)、S. A.、里维特(Rivett)、D. A.、卡特卡(Katekar)、M. G.、卡利斯特(Callister)、R. (2014). 治疗颈源性头晕的穆里根持续自然顶骨滑行术与麦特兰动员术的比较:随机对照试验。 物理治疗》,94(4),466-476。doi:10.2522/ptj.20120483
- Schmäl, F. (2005). 良性阵发性肿胀(Benigner paroxysmaler Lagerungsschwindel)。 In W. M (Ed.), Vestibularfunktion: Brücke zwischen Forschung und Praxis.
- Semont, A., Freyss, G., Vitte, E. (1988). 用解放式手法治疗前庭后凸综合征 Adv Otorhinolaryngol》,42,290-293。
- Sloane, P. D.、Coeytaux, R. R.、Beck, R. S.、Dallara, J. (2001). 头晕:科学现状。 Ann Intern Med》,134(9 Pt 2),823-832。
- Stoll, W., Most, E., Tegenthoff, M. (2004). Benigner Paroxysmaler Lagerungsschwindel. In W. Stoll (Ed.), Schwindel und Gleichgewichtsstörungen (Vol. 4, pp. 141-146). 斯图加特: Thieme Verlag.
- Wiemer, M. (2011). 良性阵发性肿胀(BPLS)。 Manuelle Therapie,15,172-177.DOI:dx.doi.org/10.1055/s-0031- 1281694Wrisley,D. M.,Sparto,P. J.,Whitney,S. L.,& Furman,J. M.. (2000). 颈源性头晕:诊断与治疗综述。 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30(12),755-766.doi:10.2519/jospt.2000.30.12.755